1.小序
近来,学校离退休处第十一党支部书记孟丽莎老师发来微信,说是一位化学老师涂天碧,是咱们支部党员,今年91岁了,很有励志精神,让我采访一下,为老人写篇宣传文章。对我来说,采访无疑是次学习的好机会,好事情,立即答复书记:好的,采访后就写她。
涂天碧老师写有《自传》,这让我的采访省了功夫,而我的阅读和研究却费了时间。因为《自传》本身就是一本书,洋洋洒洒写了155节,作者也就首先成了读者。
涂天碧老师是位平凡而伟大的女性。论职业她是河南工大的老师,论年龄就是作者的大姐了。说她平凡,一辈子是位普通教师;说她伟大,是位久经考验的川辣妹和红小丫。
几十年来。她默默无闻,退休后勤奋写作,孤室放飞心情,活到了现在的健康,活到了如今的夕阳红,可歌可赞。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70年校庆来了,星光灿烂的校史故事里又找到一位可敬的老人,让她的才气和精神登场亮相,这不正当时吗?!
2.出道不凡的川妹子
人讲,四川盛产美女,我说盛产“江姐”。不信吗?咱就从涂老师的经历透视这种影子吧。
涂老师是四川重庆郊区人,出生于一个小地主家庭。这个家庭坐落在乡村的山坳里,三面峭壁搂抱,前障筑着又厚又高的土墙,占地约一十五亩,是个非常安全的富人四合院家宅。院内二层楼房排列有序,上房、下房、厢房、堂屋等布局齐全,亮眼。1934年涂老师就出生在这里,想不到的是,竟然生了个家庭叛逆者,父母也自然感到失望。
涂老师小时候,就是个“顽皮”姑娘,像小男孩一样,挖竹笋,爬果树,捉虫子,滑山坡,借藤枝打秋千,玩得花花样样。就是这样的小女孩儿,偏偏众人喜爱,因为她不哭、不闹、不认生,说起话来甜甜的,小宝贝似的,抱她谁也感到亲切,有情趣。许是这样吧,她便慢慢淡化了对父母的依赖,成了自作主张见世面的小精灵。
于是,她四岁时就上了小学。人虽小,记性却很好,上完的课能很快背下来,博得老师们的喜欢,还屡屡得到了糖块奖品。1945年日本投降,原来的官方小学停办了,不得不转学念书。然而她妈不准了,后经外婆和两个姨妈的说情,才有了上学的继续,这让她一下“天碧”了。小小年纪的她,真有本事,不仅读完了小学,还顺利考上了两所中学,一所是国民党办的,一所是共产党办的,她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共产党办的莲华中学。
这一选择很重要,定格了她的人生走向,做人做鬼都要做共产党的人。这个学校是共产党员、革命烈士王朴(1948年春天被国民党逮捕,关进中美合作所白公馆内,后遭屠杀)与母亲金永华出资合办的,他的妻子褚群时任该校老师,也是江北与重庆党地下联络员(郭沫若《洪波曲》中曾提到褚群大名)。
涂老师《自传》里写道:“1948年我有幸选择了这所学校,从迎接新生开始,就感觉有一股不同于其他学校风气,没有歧视现象,高年级对低年级的同学,就像大哥哥、大姐姐一样,无微不至地照顾和关怀,不分彼此地接受教育,学唱革命歌曲。褚群兼任音乐老师,跟她学了不少好听的歌,如‘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桂树花儿开’……还有叶挺将军写的‘囚歌’等”。从此,涂老师进入了共产主义世界观的培育,忠心跟着共产党走也成了她的矢志不渝决心。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时候重庆还没解放,在白色恐怖中涂老师积极参加了同学们的“狂欢之夜”,又怀着极大的热情投入到由老师们组织、学生们参加的“迎接解放”宣传活动。为解决刚解放粮食短缺问题,她还不知疲倦地参加了政府组织的“征粮工作”、“清匪反霸”斗争。后来的“土改运动”,学校趁暑假组织老师、学生参与,她还当了一段一个乡的工作队队长。朝鲜战争爆发,为响应毛主席“抗美援朝”号召,她也勇敢报名参军,只因个矮没有过关。1953年的“三反五反”,作为学生的她也被抽去当积极分子……这一切都是学校教育的结果,正是这种铸魂工程的成功,她的学生时代,基本上与家“断绝”了关系,喜欢过集体生活,寒暑假都不回家。后来的外婆、父母去世也不在棂前,但她念念不忘那位为革命而牺牲的王朴校长,王朴遇难50周年的时候,她特地写了一首诗,以表缅怀:
五十年前真黑暗,魔爪伸向校园间。校长老师被逮捕,志士被囚歌乐山。屠刀面前不低头,刑场高歌敌胆寒。鲜血换来新中华,桃李芬芳春满园。莲华儿女今朝聚,清明祭奠红岩魂。
涂天碧,川辣妹,红小丫,真的出道不凡!
3.出川不凡的中原情
长大后的农村女孩子,参军路因为个头矮没走通,就走了上学路。好在小时候的涂天碧很聪明,很努力,她受“乡村女教师”电影的影响,考上了四川师范大学。又因当时的师范大校包吃、包住、包学费,没有经济支持的她,更让她情有独钟。这么一来,学业定终生,毕业后一直在教育战线工作着,奔波着,直到退休。
多数大学生为了离家近,好照顾父母,都选择了留川工作,涂天碧却反其道而行之,一心想着远走高飞,且是孤胆出征,只身到了河南省教育厅报到。父亲“劳动改造”后已经死去,因为上学把她打出门外的妈妈早已失联,加上从小就是家庭叛逆分子,她的恋家情结早已一笔勾销。于是,出川她很果敢,没有丁点犹豫,这就有了异于别人的不凡作为。
到了郑州,那时的知识分子并不吃香,涂天碧却有很大的柔性和忍耐力,围绕“重在表现”做了不少跑龙套工作,且是无怨无悔,表现出了不凡中的不凡。如是:
1958~1960年在河南省教育厅工作,深入下属县市搞过教学调研,编写过《化学教学参考》一书,办过“化学教材改革展览”。
1961~1963年,分派她筹建河南中医学院,接招出马,完成了仪器和药品购置,不到两个月就建起了“无机有机分析实验室”,为开学准备下好的开课条件。在学院,她担任了化学、物理教研室主任,还教了有机化学课。
1963年中医学院于困难期下马,涂天碧被调入“郑州机器制造学校”,教了无机化学。1964年派往许昌三里桥搞“四清”,过了一段同吃、同住、同劳动的乡村生活。
1966年,开始了“文化大革命”。期间,她经历了派性斗争,去过郑州烟草公司和扶沟县“斗、批、改”半年,下放到“信阳罗山‘五一’农场”劳动和农村插队两年半,又在许昌三中讲化学课半年,后落脚到郑州市黄河路中学当了老师等等,各种煎熬和考验使她走向了成熟。恢复高考后的1979年,郑州机专复校招生,老师成了香饽饽,郑州机专首先想到了她,抓住时机要回了流浪在外的这位教学脊梁。
涂老师重回机专,一切都百废待兴,条件差到化学实验课无法进行。于是,她到郑州一中借“粮”(仪器),又想到在污泥浊水的地下室里找“宝”(包括试剂瓶、试管、玻璃管、试剂、药品等),经过清洗和整理,才有了第一堂化学课的开局。后来学校拨了经费,在全组老师的努力下,添置了各种实验设备,建立了严格的规章制度,有机的、无机的、分析的、物化的实验课有了全开条件。
为了直观教学和节约板书时间,她别出心裁,制作了很多幻灯片,在讲课方法上来了个独树一帜,效果很好。后来,她把这一举措写成了“关于幻灯教学”文章,被校刊及时选登了。
教育事业上的涂老师,就这么工作着,工作之处都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足迹,这种不凡除了对她点赞不已外,更让人肃然起敬啊……
4.不凡的抗癌风范
1986年,涂老师在高级职称考评参会期间,体检发现了乳腺癌,必须赶快治疗。但她没有急于住院,而是教完该学期的“复习课”,出了考题,才放心住院的。
据她说,病情发展很快,必须手术治疗。在医院里,手术后就住了20多天,接着就是一周一次的化疗,连续6次。这期间,恶心,呕吐,掉头发,把她折磨得死去活来。接下来,又到郑州肿瘤医院放疗,28天放疗了19次,颈部周围皮肤被射线烧伤,引起溃烂,折磨得她生不如死……
癌能吓死人,人能战败癌。涂老师相信,无论如何,只要有好的心态,高高兴兴地过好每一天,癌就会受到冷落而逃逸。基于这种观点,出院后她把养生放在第一位置,打门球,看电视,玩游戏,打扑克,猫捉老鼠,逛公园,远近旅游,天天有作业,有景看。退休后,涂老师又学会了导引养生功、秧歌云手操、24式太极拳。她还独自一人买瓷片,买水泥,买沙子,把客厅、厨房、卫生间、阳台都贴上了瓷片。她又买了一套刷染工具,把原来棕色的箱柜和桌椅板凳刷成了白色灰边模样。2002年、2005年两次到北戴河避暑,天天下海游泳。
由于涂老师生活的丰富多彩,早已把“癌”排挤到了九霄云外。她52岁遇“癌”,抗癌风范惊人,今年91岁还是硬硬朗朗,真是奇迹啊!
5.遗憾与光荣兼容
涂老师教了一辈子化学,她的不少学生都已成了教授,而她因得癌症错过了良机,至今定格在中级职称上,这是很遗憾的。按资历和水平,她应该是教授,但是,机会难得,失不再来。作者这时在想,国家有个“追补制度”就好了,那样她就不吃“哑巴亏”了。可惜,谁也无力相助。
对于这种情况。当时的机专领导也是既惋惜又重视的,郝书记前来安慰她,人事处长孙敏也送来温暖,劝说:“养好身体比什么都重要”,这话一下点中了“穴位”,她想开了。
接踵而来的高兴,那种遗憾更是云消雾散了:1989年退休时,校党委批准她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了却了成为一名党员的久盼心愿,这比职称更重要啊。
多少年来,因为出身不好,后来又成了“团结、利用、改造”政策中的知识分子,入党真难啊。今天有了党员身份,她实在感到:自己起步的《红岩》精神,终于在中原大地开花结果了!
在河南工大欣园小区里,早晨的花池边,你总能看到一位老太太放下拐杖,一边练操,又一边背诗,她就是这篇文章的主人涂天碧老师。她头脑清醒,行动便捷,和她对话还是当年那位和蔼老师,还是不变的四川口音,谈笑风生,似在“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6.涂老师的感言
对于河南工大,涂老师前几年写下了如下感言:
河南工业大学,从原始的几千人到今天的几万人,从几栋教学楼增至十几栋教学楼。学生宿舍从几栋到20多栋,内有厕所、洗漱间,宾馆式管理。家属楼有大院、小院几十栋,每家每户居住面积都在100平方米以上,最大的160多平方米,居家设施齐全,有双气,有电梯,有网络,有地下室,有停车场。学校党政管理部门就有23个,教学单位20多个,学术研究机构4个,后勤机构2个,临时机构3个,形成了一个完善的大学教育体系,我校不愧是座现代化大学,我为他骄傲和自豪!
你看,涂老师多么用心,这既是她的爱校心语,也是她高龄之年喜看到的靓丽风景,祝她身体健康,长寿无疆,晚年生活尽享天伦之乐!
2025.8.24.完稿于河南工大欣园小
下一条:湖系祖国育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