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校友文苑 > 正文

专题专栏

博士校友论坛

校友大讲堂

校友文苑

校园原创

吴成福《我见证了学报的成长与腾飞》

日期:2012-10-08 00:00 编辑:Admin 点击:

学报是一所高校的学术窗口,是科研成果的展示平台,是培育学术新人的场所,是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纽带。说得更形象一点,学报是一所高校的“学术名片”。一位院士说过,评判一所高校学术水平的高低,不是看它的高楼大厦有多少,而是看它的师资和学报。由此可见,学报在高校中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
我个人今生有幸与学报相识、相伴,真乃缘分、福分。
《郑州粮食学院学报》是1980年创刊的,我是1984年到学报编辑部工作的。可以说,我基本经历了学报从无到有,从弱小到壮大,从开始的蹒跚走步到后来的跨越发展,从创业到奋斗直至辉煌的全过程。
二十多年一路走来,我和学报一起领略了悲喜冷暖,一起经历了岁月峥嵘,一起感受了酸甜苦辣,一起沐浴着母校春风,我与学报同舟共济,我和学报苦乐交融,学报伴我一起成长,我见证了学报腾飞的历程。
我是原郑州粮食学院1977级的学生,毕业后留校任教,不久就调到学报编辑部工作至今,现任学报编辑部主任、主编。仔细算起来,从当学生读书开始到现在,已经来到这所学校近30个年头了。今年是学校建校50周年大庆,同时,由学校主办的学报也度过了26个寒暑春秋。26年的奋斗历程,成就了学报今日的荣耀。如今,学报已经成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入选“中国期刊方阵”从而成为国家级品牌期刊;先后20多次被评为全国优秀期刊、内贸部优秀期刊、河南省优秀期刊等,在全国同行中处于领先水平,影响力越来越大,为提高学校知名度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整个学报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创业史、奋斗史、走向辉煌史。春去秋来,春华秋实,回首当年,一幕幕难忘的情景仿佛就在昨天。
1984年7月,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我离开了任教的粮油储藏系,正式到学报编辑部报到。当时编辑部的4位编辑,魏励老师、余森老师、刘香远老师和周俊凤老师热情地接待了我。按当时的话说,我的到来,等于是给编辑部输入了“新鲜血液”。我紧紧地握着编辑部每位同志的手,心也与他们贴得更近了。
当时学报刚刚创刊不久,包括我在内的这支创业团队,真可谓朝气蓬勃,干劲十足。短时间的接触之后,我对编辑部四位老师的性格特点有了一个较为清晰的了解。比如说编辑部主任魏励吧,她是东北人,说话铿锵有力,办事干净利落,走路时虎虎生风,工作中敢于碰硬。记得有一次,听别人说,学校有的领导曾经主张,鉴于学校经费紧张,学报由每年出版4期改为每年出版2期,以节省开支。魏老师听说后,立刻组织我们写下了洋洋数千言的报告,据理力争,详细分析论述了学报在高校中的地位和作用,说明了缩短学报的刊期是一种短视的行为。我们都在为魏老师捏了一把汗,但他不怕,硬是顶住了压力,维持了学报的正常出版。通过这件事情,使我明白了什么叫责任感,什么叫敬业精神。
同时,编辑部的其他同志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余森,编辑部资深编辑,他不苟言笑,沉稳练达,办事有条有理,为人不卑不亢,对待工作一丝不苟,编辑稿件精益求精。他几乎没有什么业余爱好,不抽烟不喝酒,每天除了编辑稿件,就是帮人翻译一些东西(他日语很好),常年伏案工作的缘故,同事们都知道他患上了较为严重的颈椎病,但他每天还是笔耕不辍。刘香远,编辑部业务骨干,他为人诚实坦荡,工作任劳任怨,说起话来底气十足,干起事来从不马虎。周俊凤,编辑部的业务能手,她工作勤奋热情,为人亲切实在,特别喜欢与人沟通,家里家外一把好手。
就是这样一批人,在工作中言传身教,手把手地帮助我,所以我进步很快,不长的时间内就基本熟悉和掌握了学报的整个出版流程和编辑业务。那时,中国的出版业仍然是“铅”与“火”的时代,学报的排版是铅字排版,铅字印刷,又累又脏又麻烦,往往文章中错1个字,就有可能导致整个铅字版面的重排,致使印刷厂工人师傅的劳动量加倍。因此,编辑稿件要特别用心才不致出现大错。也许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逐步养成了对稿件那种精雕细刻、精益求精、吹毛求疵、咬文嚼字的习惯吧,这个习惯一直伴随了我20多年,使我受益匪浅。不仅如此,我又将这种良好的职业习惯传承了下去,教育鞭策年轻的编辑同志,逐步形成了现在我们学报编辑部“敬业、严谨、求精”的六字“部风”。
那时候的学报,不像现在的学报这样正规,既没有外文摘要,又没有外文目录,也没有书眉,有的文章甚至连参考文献都没有,装订也不像现在的学报那么好,一律是“骑马订”。但是,由于大家齐心协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精雕细刻,一丝不苟,努力提高学报质量。尽管是苦了一点,累了一点,经常为了赶稿子、忙校对,耽误了吃饭和休息,但大家每天还是匆匆忙忙,乐此不疲,苦中有乐,乐在其中。后来,编辑部采纳了我的建议,从1985年第1期开始,在学报上增设了英文目录和中英文文摘,以体现学报的学术期刊特性。
经过大家多年的不懈努力,刊物的学术水平和编辑质量不断提高。1988年,学报被国家科委科技情报研究所确定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随着魏励老师和余森老师的退休、刘香远老师的调出,以及张聚元老师和胡杰老师的调入,学报编辑部的人员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张聚元老师给人的印象是:温文尔雅,文质彬彬,他也是不抽烟、不喝酒,不善与人开玩笑,喜欢独自静坐思考问题,然后进行写作和编辑,有时还低着头在办公室里踱来踱去,成为办公室里一道别致的风景。他是学报编辑部的第二任编辑部主任(我时任编辑部副主任)。而编辑部的另一位编辑同志胡杰女士,则完全是一位乐天派,她性格开朗,为人豪爽,聪明活泼,善于交往,工作时认真负责,工作外兴趣广泛。加上编辑部另一位好说好动为人热情的周俊凤老师,有了这两位女性,办公室里的气氛立刻变得轻松起来,每天枯燥的文字工作也觉得似乎没那么枯燥乏味了。
然而,说实在的,当时的情况,虽说经过大家不懈的努力,学报的学术水平和编辑质量在不断的提高,但是,与省外先进高校以及我省的郑大、河大、河师大、河医大等高校的学报相比,差距还很大。我们当时的学报,总体上来讲还只能算是二流的学报。
这样,摆在我们全体编辑人员面前的任务就是:学习先进,迎头赶上,卧薪尝胆,争创一流。我们必须做到工作更加努力,要求更加严格,编辑更加认真,校对更加精细,以逐步缩小与兄弟院校学报的差距。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和张聚元老师将每年4期学报包干,一人负责2期,亲自担任责任编辑,从组稿到审稿编辑印刷发行,全过程负责,做到责任明确,任务具体。胡杰老师则负责与我们二人通力合作共同担任责任编辑。我们还经常互检互校,并请作者帮助学报查找差错和毛病,对症下药。
这段时期,社会上曾兴起一股“下海风”、“跳槽风”。许多兄弟院校学报同事纷纷跳槽改行。他们说:学报像“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在学校里处境尴尬;学报人员是“四不象”:一不象行政人员,二不象教学人员,三不象科研人员,四不象后勤人员,定位暧昧。不如下海挣大钱,跳槽攀高枝。我们学报的编辑人员,面临着现实的巨大诱惑,也都在进行着激烈的思想斗争,一度处在痛苦的进退矛盾之中。但最终,出于对学报的深深眷恋和热爱,出于对事业的美好愿望和追求,全都选择了坚守。决心坚守住学报的这块阵地,坚守住心中的精神堡垒。打点行装,继续前进,没有受到外界多大的影响。
经过精心努力,学报的编辑质量又有了显著提高。在1990年商业部系统学报评比中,我校学报被评为商业部优秀学报并受到表彰。
从1993年第1期开始,学报设立主编,实行业务上的主编负责制。学报的第一任主编由张根旺院长兼任,我担任专职副主编。后来,陈肇锬院长和周乃如副院长分别兼任过学报的第二任和第三任主编,卞科副校长则是我校学报的现任主管校长。
1994年,张聚元老师和周俊凤老师相继退休。1995年,根据上级文件精神和工作需要,学报编辑部从科研处脱离出来,成为独立的处级建制单位。
从1995年开始,学报在经历了起初的创业阶段和后来的奋斗阶段之后,逐渐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在学报后来的快速发展期间,年轻的编辑金铁成、李漫男和姚玮华,年长的编辑李廷生也相继加入了学报队伍,成为编辑生力军。大家团结奋斗,齐心协力,不断取得新的成绩。
当时,我和我的同事们根据全国学报的出版情况,仔细研究分析了我校学报在全国所处的地位。我们认为,在全国众多高校学报中,我校学报虽属小刊,但刊物所研究和报道的领域在全国则是独具特色的,这是我校学报区别于其他高校学报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坚实基础。只要紧紧咬定“粮油食品”这一专业特色不放松,就有可能在激烈竞争的众刊之林中找到自己应有的位置,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学报风格,小刊物一样可作成“大文章”。
为此,我们在学报的内容上进行了一系列大胆改革和实践。首先,把不属于“粮油食品”的基础性研究文章“请”出学报,纯化刊物的内容,突出刊物的特色;其次,加大组稿策划力度,有目的、有步骤地安排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公关项目论文、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论文,以提高论文的档次;第三,打破高校学报用稿中普遍存在的“内向性”惯例,敞开胸怀,接纳来自全国各地和海外学子的投稿,优中选优,提升稿件的层次和质量。
在学报的编排上,我们在河南省率先全面实行国家标准和规范,使学报成为与国际接轨的学术期刊,走在了兄弟院校的前列。
如前所述,我们还制定了“敬业、严谨、求精”的学报编辑部六字“部风”。其涵义是:敬业—敬业爱岗,乐于奉献,默默耕耘,不求索取;严谨——严肃认真,严格把关,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求精——树立精品意识,品牌意识,励精图治,精益求精,把学报办成精品,办成品牌。
另外,我们还在编辑工作实践中,总结出了“五精一严”的编辑理念和方法,从制度上确保了学报的学术质量和编辑水平。“五精一严”的具体内容是:下大决心,精心选组稿件;以质论稿,精心审查内容;科学规范,精心编辑加工;一丝不苟,精心校对纠错;编印共管,精心印刷装帧;“三审七校”,层层互检,严把总体质量大关。为了实现五精一严的目标,多年来,加班加点几乎成了我们的家常便饭,星期天、节假日和晚饭后,成了我们修改加工校对稿子的最好时机,因为这时候没有作者与你讨论,没有客人与你交流,只有编辑人员与稿件的默默对话,两情相悦,专心致志,物我两忘,事半功倍。
由于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创新,从根本上优化了学报内涵,使得学报无论在学术水平上还是编辑质量上,都跃上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逐步在全国和河南省学报界处于领先水平。学报刊载的各种基金成果论文大幅上升,影响因子(学报影响力指标)大幅度提高,在国家科技部公布的全国科技期刊影响因子排名中,多次列河南省高校学报第1名。
从1995年开始,学报成了我们学校中名副其实的“获奖专业户”。在由各级政府主管部门举办的各种期刊评比中,连续获得包括“全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一等奖” 、“河南省优秀学报一等奖” 、“河南省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 、“国内贸易部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等大奖20余次。
1996年,2000年和2004年,学报连续被评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成为河南省高校学报唯一的一家连续3次被评为全国核心期刊的学报。
从2001年开始,学报入选了“中国期刊方阵”,成为河南省240种各类期刊中的9种科技类期刊之一,4种学报之一。
2005年,学报又入选《中国科技期刊精品数据库》,成为中国科技期刊500强。学报的影响因子最新排名位居全国高校自然科学学报第50名、全国工程技术院校学报第1名。
学报被美国《化学文摘》、俄罗斯《文摘杂志》、英国《食品科技文摘》、中国台湾《CEPS数据资料库》等国际著名检索文献以及《中国科技期刊精品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农业文摘》等国内十几家著名数据库和文摘期刊列为固定收录刊源。
现在,学报的发展正方兴未艾,学报的影响力正与日俱增,而学报的编辑者们则仍然在文化的田野上默默地耕耘着。
如果说编辑是一项辛苦职业的话,那么,办学报则是一种崇高的事业。
清代学者王国维曾说过:“自古成就一番大事业者,必经三种之境界。‘西风昨夜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回顾学报成长的历程,深感此论之精妙。想当初,我们学报曾经是“丑小鸭”,步履维艰,困难多多,每前进一步,都会遇到很大的阻力和困难。但创业者们硬是在前人没有走过的地方踏出了一条通向成功的宽阔大道。几代人的努力,几代人的奋斗,卧薪尝胆,衣带渐宽,默默无闻,无怨无悔,朝如青丝暮成雪,甘为他人作嫁衣,才使得学报逐步变成了如今的“白天鹅”。他们在耕耘的时候,何曾想到过收获?他们在奋斗的时候,又何曾想到过回报?
的确,我们当时之所以发奋努力,励精图治,艰苦奋斗,百折不回,目的其实很简单,就是想尽快缩小与兄弟院校学报的差距,不断提高学报的质量和水平,压根也没想到会得什么大奖。我记得,学报在第一次荣获全国高校学报一等奖的时候,我去向主管院长周乃如汇报,当我把获奖结果说出来的时候,周院长似乎没有听清楚,要求我再重复一遍,当她确认我校学报在高手如林的全国高校学报评比中,超越很多名牌学报获得一等奖的时候,很长时间没有说话,我注意到,她的眼睛湿润了。只见她慢慢地站起来,双手紧紧地握着我的手,动情地说:“成福同志,我代表学校谢谢你”!我知道她的意思是说,学校谢谢编辑部的全体工作人员,谢谢学报的编委、专家、作者以及那些曾经为学报的发展而作出过贡献的人们。在那一刻,我真的感到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说到感谢,其实学报更应该感谢学校的支持。试想,没有学校党委及学校领导从办刊方向上进行指导,没有学校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的大力支持,学报要取得优异成绩是不可能的。我们只是做了我们应该做的事情,但学校却给了我们很高的荣誉,就拿我个人来说吧, 1997年,经学校向内贸部推荐,我被内贸部授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98年,经学校推荐,我被河南省高级专业职务评审委员会评为编审,是我校七七级毕业生中第一个评上正高级职称的。我除了被教育部评为“全国高校学报优秀编辑工作者”、被河南省新闻出版局评为“河南省十佳出版工作者”外,还被学校评为“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学报的其他编辑同志也获得了相应的荣誉。我们觉得,只有鞠躬尽瘁,更加努力地工作,才能报答母校对我们的关怀和厚爱。
如今,经过两校合并组建,成立了河南工业大学。学报也因此获得了一个难得的扩展机会,由季刊改为双月刊,更名为《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并且利用原郑州工业高专学报的刊号资源,创立了《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同时增加了3位新的编辑力量:钱同舟、邓秀林、赵枫岳。他们都是年富力强的富有朝气的青年人,和他们在一起,我这个老编辑又重新焕发了青春。社会科学版学报从创刊伊始,我们就提出用办核心期刊的理念来办学报,努力使质量水平和办刊模式能够建立在一个较高的起点之上。社科版学报正式出版后,当年即入选了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实现了期刊质量和影响力的跨越式发展。
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学报自然科学版的前身《郑州工程学院学报》和《郑州粮食学院学报》是在《粮油科技》(1973年创刊,1979年底停刊)的基础上改版创立的,而学报社会科学版的前身则是在《郑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85年创刊,2004年底停刊)的基础上改版创立的。由于我对这两个期刊并不熟悉,故文中没有过多的提及。但这并不意味着现在学报的发展与过去期刊的沿革无关,恰恰相反,学报现在的一切都是在原来期刊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我们对这两种期刊的编辑者和贡献者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庆祝学校建校50周年的时刻,学报已是全新的面貌,全新的阵容,全新的设备,全新的时空。学报早已告别过去的“铅”与“火”的时代而步入“电”与“网”的时代了。但有一点是永久不变的,那就是学报的办刊精神。新的学报人决心继承学报的光荣传统,再接再厉,努力奋斗,迎接更大的挑战,争取更大的光荣。
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回首过去,春光无限,我们应该为学报的创业者们喝彩;展望未来,信心倍增,我们更应该为学报的建设者们欢呼。让我们在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奋斗,群策群力,去夺取更大的胜利;让学报的精神发扬光大,让学报的旗帜高高飘扬!
作者简介:吴成福,男,河南林州人,1956年12月生,编审,郑州粮食学院粮油储藏系1977级学生,现任《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和《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主编,学报编辑部主任。最喜欢的格言:性格决定命运,细节决定成败。人生信条: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联系我们

  • 地址: 河南省郑州市高新区莲花街100号
  • 电话:0371-67756887
  • 邮编: 450001
  • 邮箱: hautxyh@haut.edu.cn

关注我们

校友会微信公众号

校友会微信公众号

校友之家微信小程序

校友之家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