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专栏 > 校友文苑 > 正文

专题专栏

博士校友论坛

校友大讲堂

校友文苑

校园原创

赵学敬: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刘四麟教授

日期:2012-10-08 17:28 作者:赵学敬 宋芙晖 编辑:刘华 点击:

一生功过知多少?
详情细节无人晓;
年逾古稀近去日,
如实汇报党知道。
              — 刘四麟
             一 楔 子
刘四麟教授现年80岁高龄,虽然有点耳背,精神和健康状况却很好。2004年5月,他写过一篇自传文稿,题目为《向党汇报我的一生》,内容包括:抒怀诗作20首,诗的边注46条,业绩注释9节,洋洋洒洒万言。文稿简捷,记录了他的生活和工作轨迹,时间跨度58年,成果累累。赶上河南工业大学50年校庆,他把这一“珍藏”披露给“校庆办文史编辑部”,无疑是份厚重的礼物。作者看后感到,他既是实践家又是理论家,既是教育家又是慈善家,“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的路他走得熠熠生辉。这样的教授,可谓名副其实的国家宝贵财富和我校值得骄傲的资本。作者把他的一首诗作放在文眉,意把它当作一具鸣钟,由我们举起写作的巨棒,敲响他的心声!他一生的贡献是很大的,喜欢埋头苦干而不张扬,真像一头老黄牛。于是,题目借用鲁迅的名言来概括他、形容他是最恰当不过了。
二 青春年华早知春
刘四麟教授,祖籍河北沧州,父亲是军阀吴佩孚部下十四混成旅旅长,胞兄刘三麟为黄浦军校17届毕业生,高级军官,曾在台湾国民党国防部任职。看来,这是个官僚家庭,也是个转战大江南北的旧军人家庭。他1927年生于湖北省沙市,4岁相跟打了败仗、退出军役的父亲定居河南许昌。不久父亲病逝,随母投亲在姐姐家里,在这里长大并资助他完成了高中之前的全部学业。1946年初,经父亲旧同事的介绍,得到黄河水利委员会批准,安排在下属的“堵口复堤工程局电讯所”工作,期间有幸随5位工程师到联合国救济总署“机械培训班”学习,学得了美国工程机械的先进知识,后落足黄委会组建的“机械工程队”当了助理工程师。1948年10月,因祖叔同事的介绍,有了出国求学欲望,便送母到南京交胞兄赡养。这时候,得到了两个消息:一是当时的水利部答复,没有经费,不能出国;二是队长告知,北方已被共产党解放,百万雄师就要过江,不能回了。在这种情况下,有去无返,才赴苏州帮助友人建设米厂,月薪150元。小伙子西装革履,英姿勃发,知识分子模样初露。期间,他受到恩师田雨三(延安老干部,中共党员,后为中科大教授)、同学罗鸿运(曾任武大党委副书记)的启蒙和影响,于1949年5月苏州解放后,弃去旧职,投考“苏南公学”,是年22岁。这个公学的前身为陕北公学,校长是共和国成立后曾任过上海市委书记的陈丕显同志。在这里“换脑”,无论聆听报告,或是学习无产阶级政治理论,他都专心致至,世界观转变很快,深感:中国的“黑暗即将过去,曙光就在前面”,新中国就要诞生了。
党的阳光照亮了他的前进道路,他不再留恋优越的生活,西装不穿了,决心做名艰苦朴素的无产阶级战士。家庭出身不好,严格要求自己脱胎换骨。对象不找名门闺秀,偏爱上一名童工为妻,并影响她参加了革命工作。为了得到革命的思想武器,每月不花1.5元仅有的津贴,攒下来购买《资本论》、《马克思恩格思选集》、《列宁选集》、《自然辩证法》、《联共(布)党史》和《毛泽东选集》。学则思变,懂得了社会发展规律,认识到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春来鸭先知”,以崭新的精神面貌迎接了共和国的诞生。
1949年11月,青年刘四麟“苏南公学”毕业,分配到苏州专署民政处。后受派遣,同6位老干部前去受理苏州国民党期建的一个米厂。由于他具有机械知识,因才使用,调到新苏第一米厂工作,任技术员。他很听党的话,开始走上“知识分子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把生活和工作捆在一起搬进车间,与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一干就是5年。这5年,他当过共青团支部书记、工会组织委员,积极协助作好党的工作。这5年,他成功解决过苏州石英厂除尘技术,发明过自动秤,负责过上海南汇县周浦镇米厂建设,处理过云南省4个米厂的技术难题,在江苏粮食干校编写出并试讲了我国还是空白的《稻谷制米与品质鉴定》的教材,从而荣获了工厂和苏州市先进工作者。
刘四麟是个才,科技报国的才气开始展现。青春年华早知春,拉开了他的人生序幕。他说过,对“公家”二字情有独钟,凭着这一点,在新中国建设中的作为篇,自然埋下了更加优秀的伏笔。
三 俯首甘当孺子牛
1954年,刘四麟被借调到江苏省粮食干校教书,他的前程转轨到教书育人,写出了我国第一本碾米专著。1955年正式调入粮食部直属的上海粮食干校任教,讲授第二次自编的《碾米工艺学》。走了这条路,再也没有回头和见异思迁,相继在中央粮食干校、南京粮食干校、北京粮食专科学校讲学。1959年有了郑州粮食学院,自然成了这一高校的专业老师。辗转南北,高校算是最后一站,到他光荣离休,33年教学生涯中高校占了28年。
刘四麟的年轻经历告诉我们,他是新中国最早从事粮食工业生产、教学和科学研究的人。他不停地奋斗着,没上过大学的他一步步走向学问的高端。贫苦出身而又幸运的妻子金文一为他的进步偷偷高兴,同时也暗暗与他竞飞,于1958年考上了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专业。他33岁圆了高校老师之梦,她26岁上了名牌大学,真是夫妻同心、鸳鸯比翼啊。他留下北京的心爱和希望,只身来郑开始了更加辉煌的教育事业。
1960年他来到粮院的时候,学院“一穷二白”,国家正处困难时期。他没有被这样的环境所吓倒,而是迎难而上,诚心置身于艰苦建校。他远到上海购置教学用的仪器设备,又象工人一样去安装锅炉,去装备力学实验室、电工实验室和金工实习厂。这些工作,在他看来都是责任,忙中有乐。那时肚中“闹荒”,因缺乏营养患了浮肿病,干活无力,走路无劲,一楼上到三楼需要15分钟!他没做狗熊,更没当逃兵,坚持不懈地工作。眼看工作效率每况愈下,刘四麟突发奇想,把一个善意的“歪点子”说给了分管后勤的张靖副院长:借市粮局几万斤稻谷,用学院的实验米机加工,交米留糠不就多了食源?张副院长矛塞顿开,开始“上窜下跳”活动。刘则用降低出米率的方法,在生产中提高细糠质量,巧得收获。这么一来,平安、有效实现了缺粮救急。这种急中生智的对与错,他甘愿接受后人评说。
在粮院,身为大学专业教师,他坚持育人为本,严谨治学,重视教学和科研、生产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出于这种思维,他常常半年教学半年深入工厂,求索真知。1958年~1959年在《粮食科技通讯》上发表了4篇很有实用价值的碾米论文,又“精耕细作”把自编过的两本教材提高到高等教育水平,于1960年印出使用。这一年,他被中央粮食部评为文教先进工作者和全国财贸系统先进工作者,受到国家主席刘少奇和彭真、贺龙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1961年,按上级指示学院“停办一年”,师生疏散,刘四麟留守下来。他常跟院长林朗天出差,写下不少工作材料。专业上,把收集到的1000多种优良稻谷品种进行了品质统计、分析、分类,写出了《我国稻谷品种分类标准及优良品种的统计分析》、《稻谷的分类及其工艺品质》两篇很有实用价值的文章(后编入教材),算是度过了一段得意时光。1962年复课后,他自选8个碾米专题研究,并对1959级和1960级的学生上课。他是负责的,也是执着的,授课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讲究教学质量,重视培养优质人才。因此,他除了课堂上的认真讲解,又常带学生到外地实习。一次长沙之行,为使学生完成米厂设计任务,3个月竟没顾及上理发,发型可和爱因斯坦的媲美了。这个形象,若是让在《中原铁道》报当编辑的夫人看到,定会想臭骂又感到他的可爱而闭口,可惜他没有带着这种狼狈出现在她的面前。
刘四麟教授年轻时就爱琢磨科学技术问题,走向壮年的过程中更是敢想敢干。这期间,尽管会议多、政治运动多,他却能避开干扰,写出了10篇创新论文,大胆对苏联专家金什布尔克的碾米理论提出质疑,建立和验证了新的理论和一批公式,还进行了自动秤、大米精度观测仪、谷物硬度计、工时自记器等多项发明,为开拓我国碾米工业的崭新局面作出了贡献。
1965年,为了落实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上级指示精神,他提出并带领70多名学生为上海10个县设计、建成了米厂。受到地方好评,又使学生进行了“真枪实弹”的设计演习,后来都成了工作区域的技术骨干。
看得出,一头孺子牛正在俯首拉套,打扮着他事业的辉煌!
四 荣辱不惊催桃李
正当他收获不小、继续奔向锦绣前程的时候,风云突变,1966年8月“文化大革命”开始了。这次政治运动来势汹涌,所有学校都“停课闹革命”,学生成为运动先头的主力,教师全部无课失业。在这种情况下,他有点无所适从了。不参加是不行的,怕落个不“关心国家大事”的坏名誉;参加吧,又怕水深水浅摸不透,还误了追求学问的大事,难啊。于是,也跟着“运动”盲跑,偷闲就坐下看书、写作。学院的大字报贴得琳琅满目,一天24小时的广播声震耳欲聋,各级领导都不同程度的受到了无辜冲击,只有自己安守“聊斋”,有幸!
天有不测风云。1968年12月中旬,当时的“红卫兵”突然闯入家门,揪他游街。一顶纸糊的、写着“潜伏特务”的“二尺五”高帽扣在他的头上,拉他站在那时所谓“牛鬼蛇神”的队首。他后面的“同行”很是聪明,“红卫兵”问啥应啥,例如:“你是走资派,知道吗?”“知道。”“你是叛徒,承认吗?”“承认。”……因为都知道“假的真不了”。当问到性格直得犯傻的刘四麟:“你是潜伏特务,知道吗?”“不知道!”答音刚落就挨了一记响亮的耳光,41岁的他一下变成傻汉了。
游罢街,受了一场羞辱,后又送到学生中批斗,围绕“老实交代问题”的主题度日。“太莫名其妙了,我忠心耿耿为党工作,那有当特务一事?”自己想不来,红卫兵就挤他的“牙膏”,审查没完没了。这时的刘四麟咋也没有想到又遇上“祸不单行”:自己还在“受伤”,夫人又患了肺腺瘤急需手术,家破人亡就在眼前。痛苦难言,是“适者生存”的理念救了他,忽把事业的责任心转换成精神支柱,告诉审查他的学生:“文革后国家还要建设,我想给你们写几本书备用,行吗?”这也算“立功赎罪”的表现吧,被允许了。
这样,他在政治受害和夫人重病的双重压力下,陆续为学生写出了4本书,即:《米厂设计的步骤和方法》、《米厂各类设备实验资料汇编》、《米厂流程设计举例》、《实验与研究》。这几本书虽然是蜡版刻写的,含金量却很高,是绝对的珍品。它为即将离校、走上工作岗位的学生插上了知识的翅膀,也为后来编写正规教材留下了可喜的借鉴素材。
经过两年的隔离审查和写书,刘四麟被无罪“解放”了。这时候他才知道冤案的原委,哦,原来是这么回事:那是1959年,蒋介石叫嚣反攻大陆,江苏省委宣传部负责人找他谈话,告他胞兄刘三麟已在台湾国防部升为高级将领,为了对台作好瓦解宣传,选他写篇稿子并录音,再由电台播发出去。党叫干啥就干啥,他高兴地接受、完成了这项光荣任务。因为他“严守集体主义,不谈个人成绩”,事后这件好事一直隐瞒着,没告过任何同志。一次在郑州面粉厂邂逅了沧州老乡,私谈中漏出“机密”。听者把老乡的进步举动当成新闻,作为聊天话料又传说给了黄委会的好友,这件事到此画上了句号。不料,“文革”中这位黄委会的干部被斗,让他揭发问题、立功赎罪,就把听到的消息编成“刘四麟解放后还有电台与胞兄联系”的问题揭发出来,以搪塞逼供。这么以来,穷追猛打的阶级斗争,也就自然向刘四麟扑来,想不到已被忘却的一句话惹了大祸。
冤案能使受害者精神崩溃,甚至自杀,而刘四麟没有这样做,够个忍屈求全的样板。得到平反了,也表现得无怨无悔。组织上向他赔礼道歉,他说:“我是官僚家庭出身,社会背景复杂,受审查是可以理解的,因为现实中确实有潜伏特务。”问他有何要求时,他又说:“现在我的问题弄清了,请组织上根据我几十年的多次要求,吸收我加入中国共产党,实现我的夙愿。”
刘四麟得到冤案平反,对于科技事业如同放虎归山,有了用武之地。1973年,他为上海市粮食局援外组提供了“液压变速胶辊砻谷机”的总体设计方案和具体图纸,后经机械设计、制造、试验成为定型设备,荣获1975年上海科技大会奖。期间他通过调查研究还写了不少工程技术文章,例如:写成的《圆筛跑刷》一文,发表于1975年“粮油科技”杂志上。为纠正苏联专家提出的一些错误公式,写成了《日本稻谷分离溜筛的测定分析》、《关于碾米工厂机器设备效率评定方法的探讨》,后编入教材。又写成了《清理设备效率评定公式的换算与实验资料汇编》,其中推导出的换算公式就有188个。他教了不少“工农兵学员”,这一批批学员无不为他的授课叫好;带领学员实习,也都收益匪浅。1974级的学员跟他到湖南长沙学习米厂设计,让他们干中学、学中干,建成了一座大型战备米厂,效果令人振奋,即:产品质量好、出率高、电耗低、物损少、安全卫生、操作方便、整齐美观等。这样,他把学生的关门设计与工厂巧妙结合起来,让学生有了真才实学,当时真是个创新啊!
1977年来到了,“四人帮”刚在上年垮台,刘四麟正巧到了50岁寿辰。这一年除了教学,3篇佳作又现刊物,其中1篇是在153医院写成的。半个世纪来,苦乐兼有。然而,成就感让他忘记了这些,只感到没有碌碌无为安慰了自己。五十而知天命,正在走向10年后的离休,一种紧迫感催他珍惜时间,与时间赛跑,好让自己的老年打造得锦上添花。
五 老骥伏枥夕阳红
春天,一个科学春天就要到来,该是心花怒放的时候了。1978年,他完成了《米厂设备与流程工艺效率的评定方法》写作,一篇不足2万余字的论文,扭转着我国碾米业因苏联专家错误公式造成的混乱局面。他在粮院科学讨论会上宣读了文章的简稿,得到好评。后经粮食部高级工程师顾晓臣、席德清、张光旭的三关审稿,刊登在《河南粮油科技》1984年第1期上。从宣读到发表经历了7个年头,智慧的结晶向来是难产的。
1979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科学技术宣布为生产力,知识分子编入工人阶级队伍,使得刘四麟越发豪情满怀。他不误教学、科学技术研究,相继在改革开放中出台了两大举动:一是有赏设计米厂,二是编写出版大型工具书。
在有关老师的合作下,他有赏设计了17个大中、型现代化碾米厂。这里的有赏,只收国家规定标准的20%,剩下的利益让给工厂。得利的工厂要对学院有所回报,一则承担学生实习基地问题,二则有义务捐款助学,为建立学院的奖学基金作点贡献。这样,校厂双赢,回报中又是好事成双。经他手,17个米厂共捐款2.8万元,个人出资补齐到10万元,后加利息,对品学兼优的学生发放了15年奖学金。他的这一义举惊动了国家商业部,由教育处、综合处来信表彰,并表示衷心的敬佩和敬意。还有6.4万元的余额,拿出5万元赞助了“小麦深加工”科研项目,用1.1万元给老干部合唱团购买了钢琴和手风琴,用0.3万元为离退休老干部买了健身器材,又把历年所得稿费、设计费、审图费、讲学费等捐出2.6万元,为老干部购置了收音机、治疗仪、轮椅等,连学院托儿所的小朋友也知道老爷爷给他们钱了。这种一心为公的精神,本应在奖学金上冠名和登报表彰,然而他都一一拒绝了。
为了让“文革”后参加粮食工业的30万职工自学成材,也为了解决粮院毕业生和全国工程技术人员的设计需要,刘四麟教授予1984年主编了200万字的《粮食工程设计手册》。这部厚重书册四次印刷,印数2.6万册。它的面世,很受专业人员欢迎,返馈了很好的社会效益,都说:刘老先生的“点子”出对了!
奉献和好心必有好报,荣誉接踵向他报到:80年代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又荣获郑州市优秀教师称号,1987年被评为河南省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这时候,他久盼的夙愿也实现了,1986年批准为中共预备党员(一次交了党费5000元),次年正式转正。
正式成为光荣的党员,接着就是离休,这让他高兴中埋怨起年龄来:再给我10年该多好啊!
他想了一阵子,“事在人为”的古训解开了思想疙瘩,自作主张来了个“离而不休”,决定走出门去,活到老干到老,把余热还给社会。在这一思路的指导下,1987~1990年间,愉快而又无赏接受校友邀请,到北京、南京、上海、武汉、长沙、常州、苏州、昆明、信阳、罗山、滁州、西版双纳等地讲学和生产技术咨询,传播知识使他“踏遍青山人未老”。
出门在外常想家,他时刻关注着粮院的教育事业,特别是粮工系学生的实习问题。原用优惠设计建立的实习厂户,因怕“惹出人身和生产事故”早已不再接受学生实习,此事一直悬念在心。1994年突然想到:台湾胞兄那里有钱,劝他投资郑州,在郊外建座日产150吨的米厂不就解决问题了吗?退休的胞兄一劝即应,投资很快到位。年过古稀的刘四麟老当益壮,开始忙活起来。1995~1998年吃住在黄河大桥北岸50亩的荒滩上,不怕寒冬夏暑,费尽艰辛,终于建成了7000平方米的厂房,并竣工了全部生产线。所建米厂具有碾米、榨油、饲料综合生产功能,挂牌“台新米业公司”。搭起这个平台,等于粮院粮工系的学生有了实习基地。学生曾7次进厂实习,圆了他的真情之梦。尽管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工厂倒闭,一搏却是值得的,且不说50万元的损失,只是学生实习基地的夭折让他感到遗憾!
应该再次给他荣誉才是,果然如此,1997年刘四麟登上了“国内贸易部老干部先进个人”光荣榜,教职员工为他高兴。
1998年,刘四麟教授的夫人得了尿毒症。老夫老妻,不可一失啊。厂死了,人命关天,他这时全力投入对老伴的医治。在医院陪她2年,在家里又照料半年,她痊愈了,康复了,奇迹让刘四麟得到了白头偕老,精神又来了。2002年,他组织了14位教授、17位副教授、8位高级工程师、12位有经验的讲师,自己“梅开二度”担任主编,拉他康复的老伴金文一同志当特邀编辑,日夜苦战,历时一年,完成了320万字的、新版《粮食工程设计手册》。这部巨著,是当前我国粮食工程方面内容最新、最全面、最实用、最有权威的百科全书。它是大专院校、科研部门可靠的设计工具和资料库,对我国粮食加工业、粮机工业、饲料工业、农副产品加工、养殖业均有点铁成金作用,也是服务于“三农”的重礼与武器。中央电视台(7台)对此书进行了长达一年的宣传,刘四麟教授予2003年10月18日应邀坐客中央7台,当场为获奖农民捐书120本,价值34560元。这本书还捐给河南工业大学(食品学院、成教学院、图书馆等)和4所粮食高校600多本,计成本价10多万元。
刘四麟夫妇余热生辉的模范事迹,唱响了老有所为的古词新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2004年他又得到了“河南省老干部先进个人”光荣称号。
夕阳红了,在它红似火的圆内,站着一对老人,一对夫妻,一对高级知识分子,一对共产党员,那就是刘四麟和金文一同志。
写到这里,作者不忍搁笔而必须搁笔了,因为还要抽出时间去送我们的衷心祝愿:
祝二老健康长寿!
完稿于2006年2月25日


联系我们

  • 地址: 河南省郑州市高新区莲花街100号
  • 电话:0371-67756887
  • 邮编: 450001
  • 邮箱: hautxyh@haut.edu.cn

关注我们

校友会微信公众号

校友会微信公众号

校友之家微信小程序

校友之家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