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彬,1999年9月,考入河南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2006年研究生毕业,2010年9月至今在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并在河南省农科院畜牧所任职助理研究员。
十年磨一剑——奋斗与荣誉同在
巴尔扎克说过,“伟大的人物都是走过了荒沙大漠,才登上光荣的高峰”。能够达到学历的巅峰,“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徐彬的求学经历形象的阐述了这两句话。
在河南工业大学七年的学习生涯中,徐彬坚持刻苦学习,潜心钻研,务实行动,锐意进取。本科和研究生阶段曾获得一等奖学金一次,二等奖学金两次,三等奖学金两次,多次获得优秀党员、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等称号,2003年获得“校十佳学生党员”称号,利用课余时间辅修了日语。在收获荣誉的同时,他扎实地掌握了动物营养、饲料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参与了河南农业科学院重点研究课题“功能性饲料的研制与开发”,发表了2篇论文。这些经历在他日后的工作中都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河南省农科院畜牧所任职助理研究员期间,徐彬参与了多项国家和省级科研课题,发表了7篇论文,获得河南省农科系统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踏着专业知识的台阶,他一步步走来,用坚韧和执着积聚力量,用奋斗和毅力谱写人生,如今的他精通动物营养与饲料分析,擅长产品研发、经营管理以及配方维护与管理。
在专注学习,积累知识的同时,徐彬并没有自我封闭,他注重综合素质的提高。在学习期间他长期担任学生干部,组织和参加了校院级各种活动,在学习和工作中他养成了善于思考、勇于创新、勤于学习、乐于倾听的好习惯,锻炼和提高了分析、解决问题,与人交往,组织协调能力。回忆这些经历和收获,他对自己的评价是“做事认真细致,能够客观地对待事物,分析事物的主要矛盾点,针对不同情况加以解决,处理事务的计划性、条理性和逻辑性较强”。长期的工作和学习让他时刻保持积极的状态,怀抱昂扬的斗志,牢记“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法则。
运理论于实践——深思与收获并存
在河南工业大学求学期间,徐彬共参加四次社会实践。2002年7-10月,他去往开封正大饲料公司生产实习, 他参观了从美国豪孚公司引进的全套饲料加工设备,生产应用电脑自动控制的过程,他真正感受到了电脑控制的高效便捷;2005年11-12月,到河南省大用实业有限公司参观实习,参观了肉制品加工的整个过程;2006年1-2月,到河南省永达实业有限公司参观考察,期间他学习了该公司“种禽繁育、饲料加工、雏鸡孵化、商品鸡优质鸡养殖、屠宰加工、熟食生产、物流配送、商业连锁”的产业链条,这使他对饲料加工所处的地位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2006年 8月-11月,在河南省谊发牧业有限公司养猪场进行动物饲养试验,他深入了解了该公司3万头原种猪场采用国内外先进的全自动给料系统、猪舍小环境自动控制系统、 Velos智能化母猪饲养管理系统、种猪生长性能自动测定系统、全漏逢地板粪污自动收集系统、污水处理及资源综合利用沼气发电系统。他再一次感受到理论与实际的差距。每一次切身体验后,他的都会深入思考观察到的问题,直到弄懂弄清,理解消化。
2007年毕业至今,在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的同时,他仍在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通过在校期间的不间断学习与社会实践,他充分认识到实践与理论的关系亦如鱼与水的关系,没有实践的支持,没有实践的贯彻,理论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在工作实践中,徐彬养成了善于思考,独立研究的习惯。在自己的简历中他这样写到“工作期间,我更加注重新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学习,关注国内外本学科最新的科技发展及动态,用新的知识指导自己的科研工作,用新的理论引导自己的科研思路”。紧跟时代的步伐,追随科学发展的浪头,徐彬用创新的理念贯彻自己的工作研究。目前他主要研究纳米小肽微量元素螯合物添加剂及饲料加工工艺,真正开始了自己实践研究的旅途。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7年的学习研究时光无疑是漫长的,徐彬选择了科研,也就选择了寂寞,选择了单调。然而,为了梦想,为了事业,他坚持了下来,他走了过来。在7年的求学征程上,他练就了自尊、自信、自强的性格,他从当初懵懂无知的大学生蜕变成了跻身纳米生物世界研究的博士研究生。徐彬将自己的青春、热血、激情和梦想献给了生物工程,献给了科学研究。今天他登上了学历的高峰,他张开有力的翅膀,在生物研究的天地间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