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会军——继续教育学院1985级校友、新疆粮油集团董事长
刘会军,男,1985年就读于河南工业大学(原郑州粮食学院)工业管理专业,高级经济师,工商管理硕士。现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粮食局副局长,新疆粮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2007年4月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总工会授予“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好企事业的党政好领导”。
人生莫等闲,迈步需尽力
没有见到刘会军校友之前,我们以为,作为总资产达8.2亿的新疆最大粮油集团的领路人,虽然不一定老态龙钟,但也应该是一个知命之年的睿智长者。但是我们见到的刘董,却大出意外,清矍的面庞,修长的身材,得体的西装,年轻俊朗,沉稳而干练。我们到访的日子正是新疆区直部门进行保先教育的关键阶段,刘董正在参加集中学习。得知母校来了老师,他专门安排了粮院油脂加工79级校友、新粮集团副总经理俞贵山,热情接待我们。通过与刘董下属和他以前所在的新疆粮食局同事的闲聊,我们零零碎碎的了解了一些有关于刘董事长的事情。
人生就像一只桶,找到最短那块板
1981年,年轻的刘会军从新疆粮食学校毕业,被分配到新疆阜康县面粉厂工作。这是一个中小规模的县办企业,刘会军在这里,从一名小小的装卸队队长干起,开始了他人生事业的第一步。在这家企业,无论干什么他都会竭尽全力地去做,当装卸队队长期间,他不仅要负责计划安排,协调指挥,而且每次都不遗余力的跟着弟兄们,甩开膀子一起干。这段时间,他每天都能感受到汗水洗涤心灵的那种畅快淋漓。刘董常常说,那时候装卸队就是他的世界、他的太阳。那是一段艰苦的日子,却是他领悟人生最重要的启蒙阶段。由于出色的工作成绩,年轻的刘会军担任了该厂副厂长、党支部书记。
人生事业都有第一步,经商的有第一桶金,从业的有第一桶水,前者用来衡量财富,后者用来衡量长远。作为从业者,往往因为最后那一块板的长短差异而有着不同的人生结果。每当回想起那段经历,都会让现在的他倍感舒心踏实,因为,没有工于心计、没有患得患失、没有急功近利,有的只是恪尽职守、心存感激、奋发向上。现在,作为一家国有大型企业集团的董事长,刘会军常常告诫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学生,任何事都要从小事做起、小事做精才会有所成就、有所作为的。盛水的木桶再大,最后那块板很短,那么,水平面以上所有那些长板就都是多余的。
在人生事业旅途中,有的人把小事当大事干,因此,他的最后那块板就很长,有的人把小事不当一回事,他的最后那块板就很短。有悟性的人最后会砍掉那块短板重新做,尽管走了弯路,但终归成就了一番事业,缺乏悟性的人可能会始终守着自己那块短板,背着水平面以上那些沉重、多余的东西,看似满怀抱负、豪情壮志,但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做将会伴随他一生。
志存高远,脚踏实地
1985年到1987年,在郑州粮食学院工业管理专业学习的这段大学生活,是刘会军人生中的一个里程碑。在这里,他不仅接受了系统的粮食行业工业管理理论和相关知识的学习,培养了严谨的科学思维习惯,也很好的发掘和调动了个人内在潜质。在这段大学生活期间,正值国内大专院校各种思潮活跃、学术思想开放、莘莘学子躁动不安的时期,也是考验一个大学生能否慎思慎独从而肩负起对国家负责、对民族负责、对个人负责的关键时期。
刘会军作为系学生会主席和学院学生会主席,他对肩负院党委、院领导的要求和代表同学们的意愿都是十分负责任的,坚持把学生中的思想活跃与坚定立场统一起来,把学术开放与实事求是统一起来,把各种争论与国家命运统一起来,使他自己既经受了独立思考的锻炼,又增强了政治责任感,为他今后的事业铺垫了坚实基础。
从郑州粮食学院毕业后的近二十年里,他所走过的每一步都比以前所经历的更具挑战性,因为他所领导的企业规模越来越大,他所承担的压力和责任越来越重。首先,以前是在单一的粮食加工企业工作,从粮院学习回来后,前后有过从事粮油贸易、粮油加工、外贸进出口、房地产等综合性大企业或企业集团工作的经历,其能力素质的复合型要求更高、更严。其次,以前在较小、单一的粮食加工企业,他面对的只是应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挑战和小企业发展的规划,但到自治区属的大企业后,面对的就是整个新疆区域涉农经济发展的挑战和企业战略发展的规划。第三,进入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国有企业改革攻坚战拉开帷幕,粮食流通贸易政策逐步放开,他面临的不仅是企业内部改革,更重要的是还要给企业到市场上去找“饭”吃。面临这些巨大压力和挑战时,凭着对事业执着的追求,对生活真挚的热爱和对职业崇高的忠诚,他把这些压力和挑战作为自己人生中难得的机遇,通过慎思慎独、表里如一、恪尽职守、襟怀坦白、度德量力、洁身自好、敢于创新这些做人的基本品质,以及对待事业不仅要努力争取实现最佳的结果,而且还要努力争取实现做事过程的艺术美感,他赢得了职工们的心,也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在刘会军不到三十岁的时候,就做了一家国有大企业的总经理,到三十六岁时,他又担任了新疆粮食局副局长。2002年以后,刘会军担任了新疆粮油集团公司的董事长、党委书记。
逆水行舟,迎难而上
面对新粮集团这支十多家由政府行政组合起来的团队,在既无任何资金支持,各企业还严重存在体制缺陷、观念滞后、竞争乏力、粗放经营、效率低下、资产不良的先天性缺陷,又同时面临集团多数企业都是亏损的情况下,刘会军和集团公司一班人,通过企业内部改革和资产优化组合,让企业摆脱了困境,奠定了新粮集团在新疆的行业龙头企业地位,并开始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集团成立初有七户成员企业,两户赢利,两户持平,三户亏损和严重亏损,合计亏损已达2036万元,银行债务高达25134万元,绝大多数企业经营资金都严重匮乏。企业亏损面和亏损额处于上升趋势,形势十分严重峻,刘会军经过认真调研针对集团现状提出了“3211”发展思路,即“3个突破”。—体制改革、管理创新、盘活资产三个方面大胆突破,“2个重点”——建立符合促新粮集团发展要求的激励激制和约束机制;“一个核心”——组建以农业科技为重点的上市公司;“一个中心”——最后使新粮集团成为一个资本运营的中心。按照这一发展思路,集团确立了“巩固发展主业——粮油生产经营;开拓发展辅业——房地产开发”主辅业并重的战略。主业方面以重点重建面粉生产的拟上市公司金西域股份公司和油脂加工生产经营的油脂加工公司;辅业从盘活土地资产入手,成立了金谷房地产公司,成功地开发了四季风情园,建成了金谷大厦,极大地盘活集团土地资产,使之成为集团主要经济增长点,为集团公司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积累了资金。
此外,新粮集团在企业改革改制方面积极进行了股权结构多元化的尝试,组建了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有限责任公司。同时,大胆改革用工、人事、分配制度,全面推行竞争上岗用工办法和岗薪工资分配制度。目前,集团内部管理重组和资产重组四大板快已基本完成,各项工作正在有序进行,银行信用等级也由原来的A级上升评定为AA级企业,为新粮集团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感恩母校,学子情深
刘会军利用星期天休息时间,亲自接待了母校来的老师。他回忆起过去清苦而充实的求学生活,回忆起那些挥汗如雨工作的岁月,不胜感慨。刘董对人生的感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人生莫等闲,迈步需尽力。工作事业如此,家庭生活也如此。他出生在一个普通农场职工家庭,能成长为一名副厅级领导干部,就是受益于这个坚定的信念。对职业生涯尽多少力,就会得到多少事业前途的相应回报;对朋友亲情尽多少力,就会得到多少真诚帮助的相应回报;对人生旅途尽多少力,就会得到多少生活质量的相应回报。
2001年,他考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校工商管理专业的研究生,既有为事业征程加油的因素,但更多的是想充实自己,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和结构,希望让自己能够对人生的理解、对事业的理解在理性的自由王国里有所认识,有所提高。刘董深情地说,假如自己在合适的时间里有赋闲的机会,没有那么多的事务缠身,他真想回到自己的母校去,选修一门专业课程,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
最后他表达了对母校的感恩和祝福:二十年前的今天,我还在母校倾听着老师们的谆谆教诲,二十年后的今天,我没有辜负母校的期望和老师们的嘱托,尽管人生不是很精彩,但在事业上仍能闪烁出咱们母校的熠熠光彩。我为我是郑州粮食学院的学生而感到自豪,我感谢我的母校,感谢曾经教过我的老师们。在母校五十周年庆典来临之际,我衷心地祝愿母校生命之藤常青,优秀人才辈出。祝愿所有的老师们身体健康,阖家欢乐!并祝所有的校友们快乐学习、事业有成、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