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河南工业大学校友网 > 校友风采 > 校友故事 > 正文

    联系我们:

    • 地址:郑州高新区莲花街100号
               河南工业大学校友办

    • 邮编:450001

    • 电话:0371-67756887

    • 传真:0371-67756681

    • 电邮:xygzb@haut.edu.cn

     

    卓越人生需要激情设计--记粮油食品学院81级校友牛文俊

    发布人:Admin 发布时间:2012/10/09 信息来源:

    牛文俊——粮油食品学院1981级校友、安徽东方面粉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牛文俊,男,中共党员,于1963年10月出生于安徽省临泉县,1980年考入郑州粮食学院粮食加工专业。现任安徽省东方面粉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先后荣获“宿县地区十大杰出青年”、“宿州市优秀共产党员”、“全省优秀青年企业家”、安徽省 “杰出青年星火带头人”、“安徽分公司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2001 年又被授予“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
    卓越人生需要激情设计
    牛文俊参加工作以来,在党和组织的关怀、培养下,在同志们帮助、支持下,由一名初出茅庐的大学生成长为粮食加工专家,并逐步走上企业领导岗位。他扎实工作,锐意进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突出成绩,实现了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2001 年又被授予“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在2005年被选为宿州市第二界人大代表,市青联副主席,市企业家协会副主席,安徽省粮食行业协会会长,中国粮食行业协会第三届理事,中国粮经学会第五届理事。他主持的科技星火计划项目《CO2萃取小麦胚芽油项目》和《超临界水分保质保鲜技术应用》分别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朱镕基总理到厂视察时,对该厂的生产、经营、管理、科研等项工作给予了较高评价。
    从他满怀年轻人的激情和奋斗的豪情参加工作,风雨历程,艰苦创业,历经坎坷,克服艰难险阻到取得今天的成绩,无不浸透着他的心血和汗水,凝聚着他的智慧和劳动。
    宿州直属库面粉厂的前身是宿县地区面粉厂,属于原宿县地区经委批准的全区十大重点基建工程项目之一。1992年7月批准立项,工程投资799万元,整个工程设计由原商业部北京科学研究设计院负责完成,1993年2月20日奠基开工。在艰苦的环境中,仅用一年零四个月的时间完成立项、设计、建成、顺利投产,这样的好成绩在制粉界是少有的。1994年5月建成试生产,1994年10月18日正式投产。
    在工程建设期间,行署和地区粮食局领导多次现场协调指导工作,并协调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参加面粉厂的筹建工作,他带领着广大职工为面粉厂筹建献计献策。筹建小组成员克服重重困难:落实项目资金,与地方供电、建委、铁路等部门协调,设备考察、施工监督、图纸变更和设备安装调试。当时的工作条件非常艰苦,参与筹建的人员抛开一切私心,一身扑在项目建设工作上,兢兢业业,任劳任怨,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面粉厂的项目建设上,他们对建厂和投产的付出,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艰苦的环境锻炼了一批干部,也磨练了大家的意志。
    当时一个重大的、成功的决策,就是采用引进消化吸收瑞士布勒工艺和设备,所用资金仅是进口成套设备的三分之一。该工艺设计水平具有前瞻性,有完善的配麦和配粉工艺,制粉工艺水平领先。十年后的今天,生产工艺水平还是很先进, 为企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经历了艰苦的创业之后,面临着更艰苦的守业。面粉厂建成投产之后,经历了由1995年的高潮期到1996至1998年低潮时期,历尽坎坷和困难,粮价从0.92元/斤跌至0.65元/斤,面粉厂开工严重不足,亏损严重:1996年支付给银行利息就达220多万元,最低年份产量仅11532吨,被省政府列为宿州市十家脱困企业之一。他说,那几年是他最困惑的时期,当时他压力很大,曾产生过放弃的念头,但他还是想和大家一齐拼搏一下。通过和大家三年来的共同努力,实践出真知,在不断学习中完善和充实自己,自1998年9月开始,创新地提出了“向管理要效益、向政策要效益、向科技要效益、向品牌要效益、向市场要效益”的发展思路。加强管理,深化企业内部改革。在生产车间率先实行岗位工资制,拉开收入差距,逐步建立了“岗位靠竞争、收入凭贡献”的分配激励机制;成立多个经营公司,充分调动了广大员工积极性,进一步增强企业凝聚力和向心力,企业逐步走出了困境。自1999年之后,产量、销售收入、利税以每年20%的速度递增,2003年产量达到45310吨,是最低生产年份产量的4倍,库厂实现利税115万元。
    在走出面粉厂面临的最困难,并取得一些成效的时候,他并没安乐于此。随后,他又进行创新性的营销。
    1998年9月份以前,他们的面粉市场主要依靠竞争激烈的东北市场。经过充分的市场调研,内部成立面粉公司、储运公司、经营公司。他们的营销人员,奔波在全国各地的70多个营销网点上,及时了解收集面粉市场变化的信息,实现了和市场的零距离接触,增强了对市场的准确把握程度。开辟了皖南市场,南方市场的销售量占总量的80%,并且货款回笼率达到100%,成功实现了销售市场由东北向南方市场的战略转移。可以说他们抓住了影响营销的两个关键因素,掌握了主动权:一个是机遇,另一个是市场。坚持市场化管理、成功实现了销售市场的转移,他认为企业的发展要靠市场定位、内部因素就是要决策好,外部因素就是要有好的政策,再加上大家的共同努力。
    创新营销,当然需要好的农业定单。没有好原料,不能生产出好产品,特别是在康师傅集团业务合作中,因产品个别指标不能满足对方要求,发展良机与他们失之交臂之时,促使他们积极开展订单农业,推广优质小麦的种植。1997 年秋季,他们与灵西乡和灰古镇签订了3000亩优质小麦的种植收购合同,次年午季,以高于市场10%的价格收购了1000吨优质小麦,开发出饺子、面包等专用粉,投放市场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黑小麦的订单种植,为他们新产品开发提供了发展良机,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的挂面生产线,从目前生产销售情况看来,黑麦挂面的前景是很可观的,特别是黑小麦出口韩国创汇,加速了直属库的科技成果转化进程。以后几年,订单农业逐步扩大,2004订单农业规模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新粮收购量9000多万斤。充分发挥了安徽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作用,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每年为地方提供劳动就业岗位300多个,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贡献,同时也赢得了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提高了企业的影响力和带动力。
    为了做大做强企业,不断增强企业发展后劲,通过市场调研和项目的可行性论证,先后投资500多万元建设编织车间、面条车间。形成年加工500万条编织袋、5000吨挂面生产能力。下一步,他要开发蔬菜面、绿豆面、杂粮面等系列挂面,在胚芽油精深加工的综合利用上做好文章,实现产品加工链条的延伸和品牌提携,整体效益不断提升。
    为增强市场竞争力,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加速科技成果转化。1997年7月成立安徽省粮食系统第一家厂办科研所,1999年在此基础上成立科研开发中心。几年来,他不断加大技术投入和新产品开发力度,投资200多万元购置布拉班德粉质仪、拉伸仪、降落数值仪、面筋质量指数仪等科研开发设备,加快新产品开发,及时开发出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2002年3月,他投入60余万元,自行设计、自行安装,对制粉车间进行工艺技术改造,实现了技改、安装、试车一次性成功,日产量由200吨提高到260吨。在2005年科研开发中心,他主持的科技星火计划项目《CO2萃取小麦胚芽油项目》和《超临界水分保质保鲜技术应用》分别获取安徽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在创新营销和发展农业定单,科技创新的同时,又不断的扩建宿州粮库。他为抓住库厂发展机遇,争取1998年500亿斤国债建设项目,和库厂班子成员团结一致,群策群力,五上北京,六下合肥,克服争取项目重重困难,以实力和真诚赢得了项目。在项目扩建期间,克服时间紧、任务重、冬季施工困难,取得了五个第一:第一批工程竣工;第一家通过整体验收;第一个实现新库装新粮;唯一整体工程获得安徽黄山杯奖,被省政府确定为安徽省第一家向国庆50 周年献礼项目单位。库厂扩建了1.5亿斤仓库,为下一步发展壮大打下基础。
    2001年,粮库为争取上收,经历了艰难的谈判过程,经过多轮协调和磋商,顺利完成划转为中储粮总公司直属企业。特别是东方面粉厂近几年取得的成绩,展现了企业蓬勃发展的生机,是确保直属库上收的直接原因。上收中储粮总公司后,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为创新储备粮轮换,走粮食深加工,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新路子。
    十几年弹指一挥间,企业的面貌就更换了新颜。他扎实工作,埋头苦干,把一个不知名的加工企业,打造成了在全省面粉行业数一数二的龙头企业, 创建了一个全国面粉行业的知名品牌。“东鼎”牌系列面粉先后荣获首批“全国放心面”、“ 国家质量免检产品”、“安徽省名牌产品”等荣誉称号。宿州市名牌产品不多,“东鼎”牌面粉是宿州市仅有的两家“质量免检产品”之一,另一家是古井集团所属的萧县古井葡萄酒厂, “东鼎”商标被评为“安徽省著名商标”。目前正积极申报中国名牌产品和中国驰名商标。关于申报中国名牌和中国驰名商标工作,省粮食局、工商局、质量监督局以及市政府唐市长等都给予关心和重视。2004年他们厂又顺利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特别是近三年来产销售量、销售收入、利税等指标保持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企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01年、2002年、2003年三年产销面粉分别为2.7万吨、 3.6万吨、4.5万吨,总销售收入分别是1.4亿元、1.6亿元、1.7亿元,累计实现利税600 多万元。
    他和他的领导班子所取得的成绩赢得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原商业部部长胡平,安徽省省委书记卢荣景,国内贸易部副部长兼国家粮食储备局局长白美清,安徽省省长许仲林,省委副书记杨永良、王昭耀等同志曾先后到宿州直属库、东方面粉厂视察指导工作。
    1997年6月29日,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率十部委主要负责人曾亲临他们库厂视察,对库厂的各项工作给予肯定和较高评价,并挥毫为粮库题写库名“宿州粮库”,倘若当你走近粮库时,大门上的四个醒目的大字会映入你的眼帘,这就是当年朱镕基总理的亲笔题词“宿州粮库”。
    2001年以来,安徽省省委副书记王昭耀,中储粮总公司副总经理戴公兴、人事部部长庞鸣,审计部部长李春胜,中储粮总公司上海分公司总经理迟家平,国家粮食局纪检组长、党组成员杨兵,省粮食局局长桂梅生、副局长黄红、史强,总公司业务一部副部长黄明东,安徽省农发行党委副书记、副行长王英聚等同志曾视察宿州直属库、安徽省东方面粉厂。
    宿州市委书记梁卫国、市长唐承沛、副书记张国富等领导来调研指导工作,对东方面粉厂的生产经营和科研开发所取得的成绩,对直属库内部干部队伍建设给予高度评价,感谢直属库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安徽省东方面粉厂在稳定市场、化解粮食风险,保障市场供给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发挥了省级龙头企业在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桥梁纽带作用;在科研开发和技术转化上,正向深加工、精加工、高技术含量项目上发展,取得了较好成绩。
    参加总公司召开的全国会议上(郑州、成都、泰安等会议),领导多次高度评价宿州粮库在储备、经营、生产、科技开发和订单农业所取得的成绩。
    他所带领筹建的安徽省东方面粉厂十几年的风雨历程,经历了市场经济大潮的洗礼,他大胆革新,积极探索,是我们学习的之重,而且在人才培养、员工培训也值得去回味。首先是以人为本、搭建舞台。以人为本的概念,他所理解的是,一切工作都要从尊重人、关心人、帮助人的角度出发,关于关心人的问题,不仅从表面上关心,更要从根本上关心,既要关心现在,也要关心将来!他说:“‘成长’有两层意思:一个是生长而成长,另外一个就是向成熟阶段成长,向所从事的事业去发展。有一个标语说的非常好:‘共享成长,与国共庆’,东方面粉厂就是在逐步成长。最近我看过一本书《与孩子一起成长》,其中有这样一句话,‘和父母一起成长的孩子是幸福的,和孩子一起成长的父母是值得尊敬的’,我们是否可以把企业比做我们的孩子,企业是在我们大家的关心和呵护下健康成长。反过来企业发展了,我们才会受到社会的尊敬,在社会上将会赢得更高的地位。大家都很优秀,我与企业一同成长,我希望大家能够与我一起成长,共同发展。”
    十几年来,企业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始终重视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靠事业留人、感情留人、适应的待遇留人。建厂初期,他带领领导班子顶住各方面的压力,从地直各系统调进了多位专业技术人才,他们在建设面粉厂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面粉厂建成后,先后从蚌埠、合肥粮校引进了一大批品学兼优的学生,充实到生产、经营和仓储工作中去。自1994年到2004年十年间,共从大中专院校引进41名学生,从其他部门选调专业技术人才20余人。所引进的人才,现在都成为他们事业的骨干。他提倡“不为明相,则为名医”用人理念,先后在内部成立九个经营公司,为广大职工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每位公司经理都是很优秀的,他们在开阔经营思路,开拓市场中经历了许多坎坷,克服了诸多困难,表现突出。他说:“十几年来是东方面粉厂成就了大家的人生梦想,也使大家的生活丰富多彩。所以为了东方面粉厂的崛起,我们尝试着努力做到‘乘众势以为车,御众智以为马’ 。我们力争每位员工都有机会去发展,至少在本企业比别的企业有更多一些机会。我们需要各方面的管理和专业人员,关键是靠你们自己,这是内因,有舞台你要有能力,给你机会你要能够去胜任。”
    为了适应时代发展,他又不断的加强自身的学习。他充分利用业内和业余时间学习,进修研究生班。1、向书本学习。积极学习政治、经济、科技、管理等领域出现的新知识、新观点、新见解。2、向文件学习。认真学习上级部门下发的各类文件、材料,充分领会文件精神,掌握粮改政策。3、向各类报刊、材料学习4、向领导和同志们学习。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他还十分关心年轻职工的成长。经常和年轻职工交流、座谈,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他重视人才、关心人才。几年来,先后选调优秀大中专毕业生60多人,目前已成为生产、经营方面的骨干力量。另外选派了12名先进工作者到合工大和郑州粮院等院校深造。同时,请各类专家来单位讲座,加强职工培训,通过培训,职工真正的接受和融入企业中来,增强了凝聚力和向心力。目前单位247名职工中,49%具有大中专文化程度。良好的职工素质,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他十分注重自己的党性修养,自觉地学习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和邓小平理论,时刻牢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自觉地按照 “三讲”教育以及“三个代表”的要求,认真学习,自我剖析。通过民主生活会等形式,带领班子成员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大力推进厂务公开,加强民主决策、民主管理,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在经济交往活动中,他坚持一身廉洁,两袖清风,始终严格要求自己,多次受到上级有关部门的表彰。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班子成员和广大干部树立了榜样。
    毕业后的二十几年中,他用他的奋斗激情,用他的人生斗志,更用他的辛勤汗水,凭着坚强意志,不畏艰险,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精心的为他的人生设计着美丽,闪耀,绚丽的图案。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