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学敬·
引 子
他是老院长,曾任过4年副院长、5年多院长,2004年6月退休,在河南工业大学发展史上代表着一段不可磨灭的历史。
他是老教授,美国油脂化学家协会会员,任过15年“中国粮油学会”副理事长,退休后转任顾问,又继续担任“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协会”理事,在学术领域站在了高层位置,快要和“院士”近前握手了。
1962年,他与我一前一后来到郑州粮院,然而角色大不相同,他无锡轻工业学院毕业后任了教师,我被粮院录取当了学生,历史为媒成就了我们的师生关系。上个世纪90年代初,他任院长期间我从山西调回母校工作,师生关系自然变化为“官民”关系。本来的张老师,我只好与时俱进叫他张院长了,并长期成为我对他的尊称和惯语,至今到永远。
我知道,写他的纪实文章难度很大,因为他的事业辉煌涉及到方方面面,我这个作文般水平的作者自然望而生畏,担心把他那饱满的人生写成败笔。同时也想,如若退缩不写,一定会留下终生遗憾,最终我受了“不吃后悔药”的驱动才下了决心:写!
怎么写?又犯难起来。这当儿,一句时尚说教提醒了我:“好思路才有好出路!”噢,对了,只走进张院长的“大豆磷脂王国”不就得了?于是,我如减重负,开始了别开生面的“出国旅游”,去领略风情,饱饱眼福……
一 事 业 如 山
张院长是安徽怀宁人。
提起安徽,必会联想到宣纸、毛笔、砚台三大墨宝和那徽商青史,院长的故乡因此名扬四海;还有奇松怪石、云海浩瀚的黄山,院长的故乡又是天生的秀美;万里长江东流,像“慈母手中线”一样使安徽人有了这样一种情怀:“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好山好水,人杰地灵根旺啊。百年算来,也出了不少有影响的人物,包括共产党创始人陈独秀、总书记胡锦涛、人大委员长吴邦国。和他们相比,张根旺院长的官职不算高,低至“五品”,而他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却显得出类拔萃,特别是对大豆磷脂的研究成果,学术界成了一位名人,从而享受着政府特殊津贴。
张院长是新中国成立后培养出来的大学教授。1957年8月~1958年8月,他考入南京工学院攻读油脂工程,1958年9月所学专业从南工分离出来新生了无锡轻工业学院,深造到1962年7月毕业。为改变我国油脂工业的落后面貌,他选择了这门专业学科和这条科学强国之路,满怀豪情和热情,义无返顾。事业如山,学生起就有了这种抱负,这种责任,难怪后来“又红又专”成了光荣的中共党员。
解放前,由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油脂还谈不上什么工程,食用植物油脂生产一直停留在小作坊的水平上,出油率低下,产量与质量有翅难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培养这方面的科技人才迫于眉睫,旧貌换新颜的工业化任务自然给了年轻一代。张院长就是冲着这一历史责任上了大学的油脂工程专业。
油脂工程是一项政治、经济、技术相结合的专业。政治上,要从“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方针出发,把科学知识转化为生产力;经济上,要最合理、最有效地开发自然资源,为国家创造和积累财富;技术上,要实现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工业化生产。这些金色内容,通过大学的铸魂使得张院长绽放了思维的花朵。
食用植物油脂尽管品种很多,其分子结构大致相同,都是“甘三酯”,书面呈“E”字形,若左旋90度,一个“山”字便出现在眼前,且为三峰摩天。这是油脂的本质,也恰恰把张院长的爬山精神亮相在这里。
上大学,他在爬山;当了老师,更是爬山不止。马克思说过,科学的道路是没有平坦大道可走的,只有在那崎岖小路上攀登的人才能达到光辉的顶点。张院长这么想着,这么爬着,孜孜不倦地苦斗,就是在十年动乱的年代也没有停下脚步,一直保持学者风范。
他知道:事业如山,必须爬山!
二 山 中 探 宝
我国地大物博,油料资源极为丰富。据统计,禾本和木本油料植物多达600余种,其中大豆、花生、棉籽、菜籽、芝麻、茶籽、葵花籽等等,皆有着很高的产量,油脂工程就是要从它们身上挤出油来,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活需求。张院长上学和刚工作的时候,我国正处在计划经济期,粮与油的保障供给是同等重要的。全国人口没有现在这么多,那时号称“六亿神洲尽舜尧”。依这个人口数字计算,每人每月供应0.5公斤食油的话,仅吃一项每年就是36亿公斤,相当于38亿立方米的油库;若机榨大豆、出油率为14%,则加工大豆总量超过257亿公斤,相当于343亿立方米的山丘。张院长无论上大学或者当教师,面临的就是这个现实,这座山,这项油脂工程。
油脂工程理论面很宽,研究方向很深。例如,各种油料清理,油料的破碎、软化、压胚,压榨法制油,浸出法制油,还有脱胶、脱酸、脱色、脱臭、脱蜡及脱脂的油脂精炼等。张院长认为,自己既然当了人民教师,就得以育人为本;既然要教学生,“打铁就要自身硬”。“教与学”的辨证理念被他运用得活中生辉,教的同时总是孜孜不倦地自学,把知识的面包做大,为此他通过国家选拔,1982年10月以访问学者身份飞向大洋彼岸,在美国罗格斯大学食品科学系学习、工作两年(1982.10~1984.10)。对于学生,一是传授知识不折不扣,二是鼓励学生创新思维。从而叫响为人师表的天职:一定让学生学中有得,成为祖国建设的栋梁之才。回首几十年的教学历程,他积累了丰富的专业知识,主编出版了普通高校“九五”国家级重点教材《油脂化学》,出版了专著《植物油副产品的综合利用》、《油脂工业副产品综合利用》。他的学生远远超过孔子的三千弟子,1986年以来,培养的研究生就有20来名。这些学生带着他教的知识去设计油脂工厂,在国内外的企业,在大专院校和研究机构展现作为。一人攀登,带动了万人爬山;一人深山探宝,带动了万人探宝深山。
20世纪50~60年代,中国的石油紧张,被外国专家判为“资源枯竭”,是地质专家李四光带来了世纪之光:油田由“大庆”走向“胜利”,从“胜利”得了“中原”,连玉门油田也绝处逢生。同时,食油与石油一样吃紧,是一批包括张根旺教授在内的油脂工程专家找到了众多油源,又在制取上解决了理论和技术问题,没有断了老百姓肚里的油水,而且老百姓由吃足数量逐步享受到吃质量、吃品牌、吃健康。历史是不会忘记他们的。
三 资 源 新 篇
在油脂工程的爬山实践中,油是主流,流动在车间,又流向油库、油罐、油桶,流向了千家万户。然而,张根旺院长没有满足这个现状,尽在油海中漫游,在油脂分子的“三峰山”上开发着资源新篇。
他开发的资源新篇包括:油脂精炼副产品的利用,油籽饼粕的利用,油料皮壳的利用,油脂水解及制皂废水的利用。其中涉及到不皂化物的提取,回收固体脂,制取谷维素、植酸钙、肌醇和磷脂等等,后来他主攻了大豆磷脂的研究。
粗制大豆油中含有卵磷脂、脑磷脂和环乙六醇磷脂等,他们都是从分子“山”上与油脂同流出来的,油的精制往往以杂质除去,如果把它提炼出来用于食品,既解决了营养物质的流失,又有利于人的健康。于是:
“七五”期间,他主持开题了《食用大豆磷脂的研制》,这是国家科技攻关专题。专题的攻破,解决了大豆油水化油脚污染环境、浪费资源和变废为宝的三大经济、社会效益。因研究成果工艺独创,居国内领先水平,加上后续的粉末磷脂填补了国内空白,1992年获得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
国家“八五”计划开始,他申报、立项、指导实施的《大豆磷脂精制及质构化食品》、《菜籽磷脂及脱色废白土饲用技术》、《米糠制饲用肌醇及其下脚料饲用技术》《大豆磷脂综合深加工技术》、《微胶囊大豆磷脂的研制》、《大豆磷脂改性产品的开发》等国家专题科技研究项目相继研究成功,一一通过了技术鉴定,多数居国内领先水平,先后获部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
实验室是他的家,热衷于在这里弹唱“锅碗瓢盆曲”;办公室是他的书斋,喜欢在这里当“书虫”、爬格子。直到现在,还恋恋不舍这种环境,难改长期养成的这种习惯。若是不出差,找他是很容易的,不在家室作业就在学校办公,两点靠准连成一线。敲开他的办公室你会受到他的亲热接待,把“群众利益无小事”接待绝了。女的会喝上他递给的一杯水,男的会抽上他递给的一只香烟。这是个民主相会的时刻,无意间你会感到知识把你包围了:一边是书柜,整整齐齐摆满了各种书籍;桌子上有点乱,电话、报纸、书刊、烟灰缸风马牛不相及地挤在一起,方便着他的办公,作为主人仅仅占了眼皮下的一小片领地;右首放着一台电脑,随手操作,显示着老年人的时尚和现代。哦,我明白了!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几十年如一日,不仅写成了3本巨著,还写成了近30篇的专业论文,分别发表在《中国粮油学报》、《化学通报》、《中国工程科学》、《中国油脂》、《郑州粮食学院学报》等重量级刊物上,影响面之宽,影响力之大。
张院长爬山成功了,张根旺的名字被媒体传播开来,河南工业大学也因此出了名家、名牌!很值得骄傲和自豪。
四 群 山 沸 腾
一项成功而又重要的科研成果,必然带来转化为生产力的社会效应,不少企业纷纷找上门来,“借鸡下蛋”或借机生财,技术转让和工程设计热门了。
冲着“食用大豆磷脂”成果,新疆的客人来了,吉林、黑龙江省的客人来了,大连、上海两大城市的客人也来了,10多个企业投资上马。结果,吉林慧泽磷脂有限公司、黑龙江省金珠实业有限公司、上海金伴食品有限公司等三大企业皆得到了相应的经济效益。
张院长很清楚,我国大豆磷脂虽然开发出来了,其产品数量和国外相比有着大的差距。他知道,美国公司的磷脂多达10个系列、40~50种产品,德国公司的磷脂有更多的产品。他们以HLB值为指标,范围在2~14,作为乳化剂几乎适用于任何食品体系。而自己课题组研究的磷脂,除部分用做保健食品、药品外,在普通食品中的应用还没有很好拓展开来。
为了天然油脂资源的充分利用,张院长带领他的课题组继续向深度研究,借用化学及生物手段,开发了具有特殊生理功能的结构性油脂,如类可可脂和共轭亚油酸酯。这里的共轭亚油酸酯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引起了国际油脂化学界、医药与营养学界的热切关注,曾吸引了浙江金华高新技术投资有限公司的青睐和捷足先登。
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张院长凭着自己知识的爆发力和社交能力,活跃在《利用世界银行贷款、改善中国粮食流通》的大好机遇中,积极组织、调配了有关技术人员,争得了《中国粮食物流研究培训中心》在我校的建立,并借机把原有的粮油食品建筑设计所扩大为“院”,为承担世行设计项目及参与国家375亿公斤仓容的粮食储备库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有效推动了科技向生产力转化,既为学校创了大的收益,又为祖国的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爬过一座山,又越一道岭,山山岭岭好风景。张院长无疑是很累的,当他看到这些劳累开花结果的时候,当他看到群山沸腾风景的时候,事业的成就感让他笑了。
五 光 辉 顶 点
张根旺院长爬山不止,现在还在爬山,一步步地向顶点爬去。他的事业有成,他越爬越高,不是爬山队员胜似爬山队员。
他由学生成了高校老师,由高校老师成了高校教授和院长。一校之长对他来说是历史的重任,只能做好,不能懈怠,更不能渎职。这么想了,也这么做了,做到光荣退休。
他思维的重心是如何办好大学,提高教学质量,把学生培养成有用人才。所以,既要当好院长,,更要当好学术带头人,身先士卒作出表率。一般来说,院长应首抓人事和财务,他却打破了这一常规,而把这些事让给副职去做,抽出大量时间和精力考虑教学和科研。这样,院长他当得踏实,教授也当得名副其实,他与学校一同起飞了。
他的很多学术头衔前面已作交代,而他的学术活动直到这时才让作者当成“相声包袱”抖落出来:
1992年,“第16届国际碳水化合物会议”在德国柏林召开,他是组委会委员。同年,荣获商业部优秀专家。
1994年和1996年,“粮油食品国际学术研讨会”两次在中国北京举办,他两次担任分组委员会主席,又在研讨会上宣读了他的论文。
1997年,飞往马来西亚的吉隆坡,参加“第22届世界油脂大会”,担任大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并宣读了论文。同年,荣获内贸部科技干部管理先进工作者。
1998年5月和2004年4月,他远飞欧洲,着陆于音乐之邦维也纳,参加“国际谷物学会年会”。
1998年9月,参加了中国科协举办的“科学技术面向新世纪”学术年会,会上宣读了论文。
2000年3月,他参加了全国大豆磷脂生产技术研讨会,会上作了《国内外大豆磷脂生产技术状况及发展趋势》的专题报告。
2000年7月,特邀参加了中国粮油学会举办的“首届学术年会”,会上他以“粮油加工涵盖着丰富的高科技内容”为题作了精彩的报告。
2001年,被中国工程院正式公布为院士候选人。
2002年10月,在北京举行的国际农业科技大会上,他主持分组会议讨论并宣读论文。
2004年6月,在上海召开的国际粮油食品安全研讨会上,他是大会的中方两位主持人之一,并在分组会议上宣读了论文。
2005年10月,在北京举行的国际油脂研讨会上,他是大会主持人,会上宣读了《国际油脂工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论文。
写到这里,我们应该向张院长祝福了:
咫尺顶点别言愁,愿他“更上一层楼!”
完稿于2006年3月22日
作者简介:赵学敬(1942—),男,河南禹州市人,高级工程师,原郑州粮食学院1962级学生,河南工业大学退休教工